在济南市城区部分流行的“初婚者的婚礼仪式要在中午12点以前结束”之民俗,是一个“局部的、范围不大的婚俗”且形成历史并不长。“花红小轿到门前,一步一步保平安;八仙桌子堂中摆,一对喜蜡列两边”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乃至之前的明清时期,老济南婚礼中,最讲究、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进门”,“进门前一定要放起鞭炮来,先迈火盆,再迈放着苹果的马鞍,象征红红火火、平平安安。”进门之后,老济南人的“拜堂”也与其他地区有所差别。老济南人时兴“一拜天、二拜地、三拜高堂、四拜夫妻(对拜)”的四拜法,这里的“拜”,不是鞠躬而是磕头。拜过堂之后,才算正式成了亲,这时候要改口称呼双方父母为爹、娘,父母会发给新人红包,表示对婚事的认可、对新人的疼爱。
滚床,是蓬莱城乡新婚当天必不可少的一道仪式,新婚当天早晨,当初缝制被褥的“福命女”早早来到喜主家铺床,大红大花铺满床面,几铺几盖叠得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床头,床单上撒上大红枣、双仁带壳花生、桂圆、栗子(板栗)和糖块,寓意早生贵子、甜甜蜜蜜,当然这些东西都是双数的。有的人家还在床角放置几枚硬币,希望财源滚滚、夫荣妇贵。新郎新娘进入婚房前,通常选择新郎亲戚家的孩子先行滚床。
即有媒人提亲,一般都是男方请媒人至女家“提亲”。男女结婚讲究“门当户对,八字相合”,双方均很重视对方的品貌和仪表。经媒人说合(俗称“说媒”),双方父母有意即互换庚帖,亦称“换小柬”,庚帖上书写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用干支所纪的年月日和时辰),两家均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是“福命”,婚事就基本定下。也有的在互换小柬前先相亲,即女方家长先相看男方,男方家长再相看女方,双方家长中意后,再换小柬。
我们山东费县的,大多数礼金都是万里挑一,或是万里挑七。然后买三金。两身衣服。一些喜庆东西。到结婚登记了,在给女方一点礼金。大多数房子内的用品都是男方买。女方陪送一些被子,洗衣机,冰箱。之类的小物件,也有的陪送车的,但是很少。
敲门砖,一般接新娘的人到新娘家的时候,往往会被“拒之门外”,只有往门里多塞几个红包,门里面的娘家人才会把门打开让接亲的人进屋。
迎娶时一般来说,未婚的兄弟姐妹是最佳人选。除此以外,婶婶、大娘、舅妈等长者也是上选,担负着教育新人的任务。现代人社会交际广泛,除了自己的亲戚以外,交情亲厚的同学、战友、同事、朋友也未尝不可。
鲁东南,山东临沭,定亲,婆家给了一万一,买了两身衣服,买了一条金项链,不知道要给男方买衣服,当时回了一千,就这样结束了,当时婆家刚买完房,两家就商量着,走个过场,意思一下。
我和我对象刚订婚,山东济宁农村的。我们是自由恋爱,订婚买了六十斤糖,见面礼用了八万八然后她们家给回过来八千。我们两家没什么规矩,订婚的时候我没去,是找了一个媒人和我一个长辈两个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