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觉得,可能真的是因为不是亲生的,在结婚之前也没有细致的接触,哪怕是邻里邻居,成了婆媳总是会有磨合期,有摩擦是必然的,人品,性格,教养非常重要,而且很多时候,人需要一个发泄点,但是一般不会发泄在至亲或者自己放在心尖上的人身上,这个时候就是儿媳妇背锅的时候了,我婆婆就是这样的,有一次跟她聊天别人家的家长里短的时候,说起来那家的儿子不孝,婆婆直接就来了句,那肯定是儿媳妇不行!
媳妇认为嫁了这个男人是为了要过一辈子的。但婆婆认为她年轻的时候受过的婆婆压迫也得还出来才行,儿媳妇是可取代的。作为这个男人的妈妈,婆婆才是不会被取代的,儿媳妇既然爱儿子,就得受着。所以,产生矛盾是必然的。只有婆婆们真正认识到儿媳妇不是来抢儿子而是有多了一个爱儿子的人的时候,可能矛盾都会变的不那么大了,也可以忍受了。但现在,已经少有很开明的婆婆了。
对身份的定位不同,婆婆把儿媳当作像自己一样的成年人来看,应该照顾家庭,兼顾工作,不会当作应被人宠爱的女儿;所以会有比较苛刻的标准。儿媳虽然在婆家是成年人身份,但在娘家还是被父母心疼的孩子,两家一对比,自然心里也会有所态度。
个人感觉,这个双方的人品三观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婆媳都是那种和善的人,就算开始有摩擦,久了也会相处很好,只不过是磨合时间的问题。如果婆媳两个差别太大,性格、做人都太奇葩,甚至刻薄,似乎永远都不会拉扯到一起。甚至一时的好转后,又转瞬即逝。无论情况怎样,不合住似乎成了最佳的选择。
本来距离很远的两个人,因为老公的原因硬拉到一起生活,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不和谐的地方。在有了宝宝之后三代人之间的这种关系处起来更为复杂。个人觉得,婆媳之间,距离产生美感,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相互之间多一些隐忍,存在问题的时候多沟通,就能更好的相处吧。
本来距离很远的两个人,因为老公的原因硬拉到一起生活,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不和谐的地方。在有了宝宝之后三代人之间的这种关系处起来更为复杂。个人觉得,婆媳之间,距离产生美感,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相互之间多一些隐忍,存在问题的时候多沟通,就能更好的相处吧。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我只知道我公公婆婆对我很好,跟宠女儿似的,也不舍得我做家务。我婆婆还叫我不要学做饭,说学会了就得一辈子做饭了,总而言之我婆婆真的很好,他是很远嫁过来的。我也是。她说以前她婆婆对她不好,所以现在她要对我很好,不要让我跟她一样。我觉得吧,不管是什么关系都好,包括什么婆媳,闺蜜,客户,朋友,夫妻等关系,个人的性格和教养真的很重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真的是解决所有不良关系的重要法宝!
我和婆婆相处的还算过得去。但是偶尔在家里做饭洗碗收拾家务或者给婆婆端茶倒水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会想,自己的妈妈有没有被照顾的这么仔细认真,心头没来由会有一种苦涩感。家和万事兴,跟婆婆相处的时候多想想这是老公的妈妈,不舒服的感觉也许会再好一点。
一开始,我是真心想和婆婆处好关系的。那时候老公还不是老公,是男朋友,我每年过年都会给他妈妈买衣服,到现在大约五六年了吧,她没有给我买过任何一样东西。婚前恋爱那五年,哪怕还没有结婚,我做了我能做的一切,对她好。然而,有的人心始终捂不热。失望伤心之后,我想,算了吧。